本文介紹的是1946年定名的南沙群島。關於1946年更名前的南沙群島,詳見「中沙群島」。
南沙群岛(英語:Nansha Islands),菲律賓稱斯普拉特利群岛(英語:Spratly Islands),越南稱長沙群島[2](越南語:Quần đảo Trường Sa),古稱萬里長沙[3]或万里石塘,是南中国海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组群岛,地理上位于北纬3°40′-11°55′和东经109°30′-117°50′。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由230多个岛、洲、礁、沙和滩组成,露出水面的約占总数的1/5,目前已定名的約192个,總陸地面積约17.06平方公里。
南沙群島主權争议岛屿其他名称:斯普拉特利群島、長沙群島、森馬朗-柏寧照群礁、卡拉延群島地理 南沙群島的位置位置南海坐标10°N 114°E / 10°N 114°E / 10; 114总岛屿数750個以上主要岛屿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太平島中洲礁中業島仁愛暗沙西月島南威島南子島敦謙沙洲彈丸礁面积16平方公里(6.2平方英里)海岸线926公里(575英里)最高海拔4米(13英尺)最高点位於南子島实际管理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汶萊、 马来西亚、 菲律賓、 越南
主權聲索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辖区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区
中華民國區高雄市旗津區
汶萊專屬經濟區汶萊專屬經濟區
马来西亚州沙巴州
菲律賓市民马罗巴区巴拉望省卡拉延市
越南县庆和省長沙島縣
印度尼西亞无岛礁争议,與其納土納群島主張的海域有所重疊[1]
南沙群島也是全球边界爭議最多的島嶼群,多達六個國家聲稱各自拥有島礁主权并且互相對峙。
目录
1 名稱
2 地理位置
3 地质地貌
4 地质构造
5 岛礁地图
6 主权争议
7 重要岛礁
8 地圖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外部链接
12 参见
名稱
编辑
1934年,中央大学教授胡焕庸在《外交评论》期刊首次提出“南沙群岛”的名称[4]。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重新命名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159个南海诸岛名称,并公布《中国南海疆域图》,用11段线标注南海领土主权和历史性水域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这一命名。
西方国家、东盟多数国家称为斯普拉特利群島(Spratly Islands)[5]。
日本在二戰前稱為新南群島/しんなんぐんとう Shinnanguntou,[6]戰後則改稱南沙諸島/なんさしょとう Nansashotou。[6]
越南方面称为長沙群島(越南语:Quần đảo Trường Sa/群島長沙)[3]。
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均沿用“斯普拉特利群島”這一名稱來稱呼整個島群(馬來語、印尼語:Kepulauan Spratly;他加祿語:Kapuluang Spratly);但馬來西亞稱自己所控制的部分為森馬朗-柏寧照群礁(馬來語:Gugusan Semarang Peninjau),[7]菲律賓稱自己所控制的部分為卡拉延群島(他加祿語:Kapuluan ng Kalayaan)。[8]
地理位置
编辑
南沙群岛位于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东西长约905公里,南北宽约887公里,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其西北与越南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沿海相接。[9]
位於南海南部,西邻越南,东邻菲律宾,北续中沙西沙与中国海南岛相望,南临马来西亚、文莱。
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国际航道要冲,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克海峡的关键所在。
岛屿陆地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主要岛礁有:美济礁、渚碧礁、永暑礁、太平岛、西月岛、中业岛、南威岛、郑和群礁、九章群礁、中业群礁、道明群礁、双子群礁、尹庆群礁、弹丸礁、万安滩和曾母暗沙等。
地质地貌
编辑
南海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其中南沙群岛形成于南海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处于多山的海底高原上。南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岛、沙洲、暗礁、暗沙、暗滩等。南沙群岛跨过四个地貌与地质构造单元,分别是:
南部的曾母暗沙与南、北康暗沙位于北巽他大陆架东北部,构造上属西北加里曼丹地槽的一部分;
东部的舰长礁、指向礁、都护暗沙与保卫暗沙等,则位于南沙海槽西北坡,与加里曼丹岛、巴拉望岛相望;
西北的礼乐滩、双子群礁以北,渚碧岛、永暑島与日积礁,属于南海中央深海盆地。
群岛的大部分则处于多山的海底高原,大小海山顶部有许多珊瑚礁,并大都形成环礁,少数为台礁[10]。
常設仲裁法院於2016年7月12日之菲律賓控告中國案仲裁書中,指南沙群島是岩礁而非島。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該仲裁均表示不予承認。[11]
地质构造
编辑
南沙群岛海区的断裂构造是燕山期华夏陆缘解体,喜马拉雅山期扩张陆缘形成的断裂系,以张性或张剪性断裂为特征,属于东亚型陆缘断裂体系之南海陆缘地堑系的一部分。[12]
岛礁地图
编辑
1 2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南沙群岛主要岛屿的位置图
图例:
中華民國 1:太平岛 2:中洲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永暑礁 2:美济礁 3:渚碧礁 4:华阳礁 5:南薰礁 6:赤瓜礁 7:东门礁
越南 1:南子礁 2:敦谦沙洲 3:鸿庥岛 4:景宏岛 5:南威岛 6:安波沙洲 7:染青沙洲 8:中礁 9:毕生礁 10:柏礁 11:西礁 12:日积礁 13:大现礁 14:无乜礁 15:东礁 16:六门礁 17:南华礁 18:舶兰礁 19:奈罗礁 20:鬼喊礁 21:琼礁 22:蓬勃堡 23:广雅滩 24:万安滩 25:西卫滩 26:李准滩 27:人骏滩 28:奥南暗沙 29:金盾暗沙
菲律賓 1:费信岛 2:杨信沙洲 3:南钥沙洲 4:南钥岛 5:马欢岛 6:北子岛 7:中业岛 8:西月岛 9:司令礁 10:火艾礁 11:仁爱礁
马来西亚 1:弹丸礁 2:光星仔礁 3:光星礁 4:簸箕礁 5:榆亚暗沙 6:南海礁
汶萊 1:南通礁
主权争议
编辑
主条目:南沙群岛主权争议
南沙群岛的主权争议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中華民國,其皆有部署軍力在此地區。而汶萊與印度尼西亚虽然宣稱擁有部分海域的主權,但没有實際駐兵。[13]
重要岛礁
编辑
参见南沙群岛岛礁列表以获取更详尽的列表。
(粗体*标示行政中心)
序号
名称
陆地面积(公頃)
实际控制者
备注
1
美济礁
566[註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5年1月26日開始填海。人工島上有機場、港池及基建設施,是目前南沙群島面積最大的島嶼。
2
渚碧礁
430[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5年1月26日開始填海。人工島上有機場、港池及基建設施,是南沙群島面積第二大的島嶼。
3
永暑礁*
280[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4年8月開始填海。2016年第一條3,140×50m飛機跑道完工,可以起降A320,已完成中型軍事港岸與居民區、運動場等。
4
太平島*
51
中華民國
南沙群島面積最大的天然島嶼,太平岛机场有1,200×30m跑道及補給碼頭,島上還有淡水水井。
5
中业岛*
37
菲律賓
南沙群島面積第二大天然島嶼,1971年菲律賓與中華民國發生衝突,中華民國國軍撤退後,菲律賓佔領並擴建一條1,300×90m混凝土跑道,2018年底开始填海。
6
弹丸礁*
35
马来西亚
本為面積6.5公頃的天然小島,于1993年填海至現面積,擁有1,370×40m的飛行跑道。
7
南华礁
35
越南
2015年开始填海[註 4]。
8
华阳礁
30[註 5]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3年底开始填海。
9
西礁
28.5
越南
2013年底進行土地擴張工程並持續中[14]。
10
南子岛
26
越南
2013年开始填海[15]。
11
西月岛
18
菲律賓
天然島嶼。
12
南薰礁
17.8[註 6]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4年3月开始填海。
13
景宏岛
17
越南
2014年4月左右開始填海及建造簡易港。
14
南威岛*
15
越南
20世紀時建造,有550m混凝土跑道,另有直昇機坪。
15
北子岛
14
菲律賓
1971年从中华民国国军手上夺占。
16
染青沙洲
12
越南
17
赤瓜礁
11[註 7]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4年1月開始填海,目前人工島已經建成,有港口、大廈等建物。
18
东门礁
10[註 8]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3年底开始填海,僅完成海堤與守衛用地。
地圖
编辑
南海地圖
南海中南沙群島
南海中南沙群島
注释
编辑
^ 2015年6月10日
^ 2015年6月10日
^ 2015年3月15日
^ 2015年南华礁卫星照片:[1]
^ 2014年11月为26公顷
^ 2014年9月20日
^ 2014年9月
^ 2014年11月20日为9公顷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国外交部:与印尼无领土争议 但南海权益有重叠. [2021-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Myers2018年5月21日, Steven Lee. 岛屿还是礁石?台湾维护南海太平岛主权.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8-05-21 [2021-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中文(简体)).
^ 3.0 3.1 明代《坤輿萬國全圖》(傳入日本的上色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將南沙群島標註為「萬里長沙」。
^ 他首次命名南沙群岛,华东师大纪念杰出地缘战略家胡焕庸诞辰120周年-综合新闻-上海科技报. www.shkjb.com. [2021-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3).
^ 存档副本. [2011-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 6.0 6.1 衆議院議員辻元清美君提出いわゆる南沙諸島における各国の領有権の主張と実効支配の状況に関する質問に対する答弁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内閣総理大臣 安倍晋三
^ Slow progress on capability growth. Defence Review Asia.com. 2011-11-22 [2014-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 Anda, Redempto. Government told of China buildup 2 months ago. Philippine Inquirer. 2012-07-17 [201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史志网详情页. www.hnszw.org.cn. [2018-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 高俊国,刘宝银. 《南沙群岛空间融合信息分析与示警:群礁发育、军事区位、警示系统》. 海洋出版社. 2009: 2–3页. ISBN 9787502773083.
^ The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 v.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2016年7月12日
^ 史志网详情页. www.hnszw.org.cn. [2018-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10).
^ 李明峻. 爭奪石油利益 南海風雲再起. 第648期. 新台灣新聞週刊. 2008-08-21 [2015-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5).
^ 刘石磊、陈勇、荣启涵. 菲越长期进行非法“造岛”活动. 新华社. 2001-04-28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5) (中文(中国大陆)).
^ 王冠雄. 中國大陸填海造陸工程之戰略安全面探討 (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1-04-28 [2019-0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2-05) (中文(臺灣)).
外部链接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分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在OpenStreetMap
(简体中文)南沙群岛在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南沙群岛论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简体中文)中国三沙(三沙市人民政府官网)
参见
编辑
岛屿主题
东南亚主题
中国主题
中华民国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题
海南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越南主题
菲律宾主题
马来西亚主题
南中国海
南海诸岛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
南海争议
南沙群岛主权争议
赤瓜礁海战
沙长城
南海仲裁案
危險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