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包含有数字四的成语235个

成语是一种特有的固定短语,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包含有数字四的成语235个,供大家阅读参考。

包含有数字四的成语1 1、一谦四益 [yī qiān sì yì]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2、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也叫四行;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指封建礼教为压迫、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3、三翻四覆 [sān fān sì fù] 三、四:形容次数之多。翻、覆:反复。形容变化很多;反复无常。

4、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5、丢三忘四 [diu1 sān wàng sì] 见“丢三落四”。

6、丢三拉四 [diu1 sān lā sì] 见“丢三落四”。

7、丢三落四 [diū sān là sì] 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8、九州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9、九洲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10、五洲四海 [wǔ zhōu sì hǎi] 泛指世界各地。

11、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五湖:我国的五大湖泊(指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泛指四面八方;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12、五零四散 [wǔ líng sì sàn] 形容零星涣散。

13、低三下四 [dī sān xià sì]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14、倒三颠四 [dǎo sān diān sì]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15、偏三向四 [piān sān xiàng sì] 谓偏向、袒护某方。

16、八万四千 [bā wàn sì qiān]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17、六通四辟 [liù tōng sì pì] 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

18、六通四达 [liù tōng sì dá] 犹四通八达。

19、再三再四 [zài sān zài sì] 重复好几次。

20、半三不四 [bàn sān bù sì] 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21、危机四伏 [wēi jī sì fú]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22、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四海:指全国各地。名声传遍全国。形容名声很大。

23、囊括四海 [náng kuò sì hǎi] 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24、四书五经 [sì shū wǔ jīng]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25、四体不勤 [sì tǐ bù qín]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2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27、四体百骸 [sì tǐ bǎi hái] 见“四肢百骸”。

28、四停八当 [sì tíng bā dāng] 见“四亭八当”。

29、四冲八达 [sì chōng bā dá] 同“四冲六达”。

30、四冲六达 [sì chōng liù dá] 四通八达的要道。

31、四分五剖 [sì fēn wǔ pōu]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32、四分五落 [sì fēn wǔ luò] 形容分散零乱。

33、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34、四大皆空 [sì dà jiē kōng] 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古代印度认为地、水、火、风是构成宇宙的四种元素;称为“四大”。佛教则称坚、湿、暖、动的性能为“四大”;并认为人身亦由此“四大”构成。因此;“四大”有时也代称人身。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35、四山五岳 [sì shān wǔ yuè] 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36、四平八稳 [sì píng bā wěn] 原形容说话做事稳当。现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的意思。

37、四战之国 [sì zhàn zhī guó] 〖解释〗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38、四方之志 [sì fāng zhī zhì] 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39、四方八面 [sì fāng bā miàn] 到处;各个方面。

40、四方辐辏 [sì fāng fú còu] 〖解释〗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41、四时之气 [sì shí zhī qì]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42、四海一家 [sì hǎi yī jiā] 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43、四海为家 [sì hǎi wéi jiā] 原指帝王占有四海;统治全国。后指人漂泊不定;到处都可以当成家;也指志在四方;不恋故土。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故“四海”指全国各地。

44、四海之内皆兄弟 [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45、四海九州 [sì hǎi jiǔ zhōu] 指全中国。

46、四海他人 [sì hǎi tā rén] 谓没有亲戚关系。

47、四海昇平 [sì hǎi shēng píng] 〖解释〗指天下太平。

48、四海皆兄弟 [sì hǎi jiē xiōng dì] “四海”指天下,全国。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49、四海飘零 [sì hǎi piāo líng] 〖解释〗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50、四百四病 [sì bǎi sì bìng] 谓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51、四纷五落 [sì fēn wǔ luò] 见“四分五落”。

52、四肢百体 [sì zhī bǎi tǐ] 见“四肢百骸”。

53、四肢百骸 [sì zhī bǎi hái]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54、四至八道 [sì zhì bā dào]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55、四荒八极 [sì huāng bā jí] 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56、四角俱全 [sì jiǎo jù quán] 比喻完美无缺。

57、四通五达 [sì tōng wǔ dá] 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58、四通八达 [sì tōng bā dá] 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59、四郊多垒 [sì jiāo duō lěi] 四郊营垒很多。本指频繁地受到敌军侵扰。形容外敌侵迫,国家多难。

60、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 八方:指四方四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泛指周围。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61、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62、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63、差三错四 [chā sān cuò sì] 颠倒错乱

64、巴三揽四 [bā sān lǎn sì]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

65、巴三览四 [bā sān lǎn sì]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66、张三李四 [zhāng sān lǐ sì]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67、微机四伏 [wēi jī sì fú]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68、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69、志在四海 [zhì zài sì hǎi] 犹志在四方。

70、扬名四海 [yáng míng sì hǎi] 扬名:传播名声。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以“四海”代指全国各处;也指世界各地。指名声传遍各地。

71、投诸四裔 [tóu zhū sì yì] 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72、拉三扯四 [lā sān chě sì] 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73、拿三搬四 [ná sān bān sì] 比喻不服从调派。

74、挑三嫌四 [tiāo sān xián sì] 见“挑三拣四”。

75、挑三拣四 [tiāo sān jiǎn sì]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76、挑三拨四 [tiāo sān bō sì] 见“挑三豁四”。

77、挑三检四 [tiāo sān jiǎn sì] 见“挑三拣四”。

78、挑三豁四 [tiāo sān huō sì] 谓挑拨是非。

79、捱三顶四 [āi sān dǐng sì] 挨:通“挨”,挤进。形容人群拥挤,接连不断

80、接三连四 [jiē sān lián sì] 接连不断。

81、推三推四 [tuī sān tuī sì] 同“推三阻四”。

82、推三阻四 [tuī sān zǔ sì]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83、放之四海而皆准 [fàng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放:放置;之:代词;指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原指孝道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人们奉行的准则。具有普遍性的真理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

84、放诸四海而皆准 [fàng zh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解释〗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同“放之四海而皆准”。

85、文房四侯 [wén fáng sì hòu] 指笔、砚、纸、墨。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砚为即墨侯石虚中,纸为好畤侯楮知白,墨为松滋侯易玄光,故称。参阅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引文嵩《四侯传》。

86、文房四士 [wén fáng sì shì] 见“文房四宝”。

87、文房四宝 [wén fáng sì bǎo] 俗指笔、墨、纸、砚。

88、文房四物 [wén fáng sì wù] 见“文房四宝”。

89、文房四艺 [wén fáng sì yì] 指琴、棋、书、画。

90、暮四朝三 [mù sì cháo sān] 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实质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91、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92、条三窝四 [tiáo sān wō sì]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93、板板六十四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解释〗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94、楚歌四合 [chǔ gē sì hé]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5、楚歌四起 [chǔ gē sì qǐ] 见“楚歌四合”。

96、楚歌四面 [chǔ gē sì miàn] 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7、横三竖四 [héng sān shù sì] 犹言横七竖八。

98、横三顺四 [héng sān shùn sì] 见“横三竖四”。

99、欺三瞒四 [qī sān mán sì] 一再欺骗隐瞒。

100、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101、版版六十四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102、牵五挂四 [qiān wǔ guà sì] 谓接连不断。

103、狂三诈四 [kuáng sān zhà sì] 多方欺诈。

104、狼烟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狼烟:古代边境点燃狼粪以报警;即烽火。四处都有报警的烽火。形容外敌侵犯或内敌动荡;到处是战火。

105、眼空四海 [yǎn kōng sì hǎi]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106、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yǎn guān sì chù,ěr tīng bā fāng]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107、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yǎn guān sì lù,ěr tīng bā fāng] 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

108、臂有四肘 [bì yǒu sì zhǒu] 比喻不凡的相貌。

109、街坊四邻 [jiē fāng sì lín] 〖解释〗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同“街坊邻里”。

110、言三语四 [yán sān yǔ sì]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111、语四言三 [yǔ sì yán sān] 〖解释〗指信口乱说闲话。

112、说三道四 [shuō sān dào sì] 道:说。指任意乱说乱讲;惹是生非。

113、调三惑四 [diào sān huò sì] 见“调三斡四”。

114、调三斡四 [diào sān wò sì] 挑拨是非。

115、调三窝四 [tiáo sān wō sì]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116、连三并四 [lián sān bìng sì] 同“连三接二”。

117、连三接四 [lián sān jiē sì] 同“连三接二”。

118、遮三瞒四 [zhē sān mán sì] 谓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119、重三叠四 [chóng sān dié sì] 〖解释〗形容多次重复。

120、重三迭四 [zhòng sān dié sì] 见“重三迭四”。

包含有数字四的成语2 1、四海升平: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2、家徒四壁: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3、四大皆空:佛教用语;指宇宙间一切(包括人本身)都是空虚的`(这是一种消极思想)。后一般用来表示尘念俱消,无牵无挂。

4、不三不四: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5、丢三落四: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6、低三下四: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7、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8、朝三暮四: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9、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指错乱没有次序。形容思路、言语、做事等条理不清、颠倒混乱;毫无次序。

10、骈四俪六 [pián sì lì liù] 骈体文每句四字、六字排比对偶。

包含有数字四的成语3 1、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2、四肢百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3、四肢百骸: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4、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5、四战之地: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6、四姻九戚:比喻亲戚极多。

7、四通五达: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8、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9、四停八当: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同“四亭八当”。

10、四亭八当: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1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12、四体不勤: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13、四体百骸: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14、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15、四时之气: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16、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17、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18、四衢八街: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19、四清六活:形容机灵干练。

20、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21、四面受敌: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22、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23、四面出击: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24、四面八方: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25、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26、四脚朝天: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27、四角俱全:比喻完美无缺。

28、四郊多垒:垒:营垒。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

29、四荒八极: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30、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31、横三顺四:形容纵横杂乱。

32、横三竖四:犹言横七竖八。

33、丢三忘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34、丢三落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35、丢三拉四: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同“丢三落四”。

36、调三斡四:指挑拨是非。

37、调三窝四: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38、调三惑四: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39、颠三倒四:形容说话做事错杂紊乱。

40、低三下四: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41、四海波静:比喻天下太平。

42、四纷五落:形容分散零乱。同“四分五落”。

43、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

44、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

45、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46、四方之志: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47、四方辐辏: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48、四方八面:到处;各个方面。

49、四大皆空: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50、四冲六达:指四通八达的要道。

51、说三道四:形容不负现任地胡乱议论。

52、牵五挂四:指接连不断。

53、欺三瞒四:一再欺骗隐瞒。

54、偏三向四:指偏向、袒护某方。

55、拿三搬四:比喻不服从调派。

56、连三接四:犹言接连不断。

57、连三并四:犹言接连不断。

58、拉三扯四:指谈话或议论牵扯无关的人或事。

59、狂三诈四:狂:诓的假借,诓骗。一味欺诈。

60、接三连四:接连不断。

61、再三再四:重复好几次。

62、言三语四:言、语:说、讲。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63、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64、推三推四:找各种借口推托。同“推三阻四”。

65、条三窝四: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66、挑三嫌四: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同“挑三拣四”。

67、挑三检四: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同“挑三拣四”。

68、挑三拣四: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69、挑三豁四:指挑拨是非。

70、挑三拨四:指挑拨是非。同“挑三豁四”。

71、文房四宝:俗指笔、墨、纸、砚。

72、微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73、危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74、投诸四裔:比喻流放到边远的地区。

75、室徒四壁:犹言室内空无一物。比喻贫穷。

76、三三四四:犹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

77、三求四告:指再三求告。

78、三清四白:指非常清白。

79、三亲四眷:泛指众亲戚。同“三亲六眷”。

80、三妻四妾:妻妾众多的意思。

81、三朋四友:泛指各种朋友。

82、三邻四舍:泛指邻居。

83、三老四少: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84、三反四覆:指反复无常。

85、三翻四覆:翻:转。反复无常。

86、三翻四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87、三从四德: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88、三长四短: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89、三病四痛:指病痛很多。

90、囊括四海:囊括:比喻统统包罗在内。指统一全国。

91、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故称全国为“四海”;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92、楚歌四起: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3、楚歌四面: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4、楚歌四合:比喻四面被围,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

95、臂有四肘:比喻不凡的相貌。

96、八万四千: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97、重三叠四:形容多次重复。

98、重三迭四:形容多次重复。

99、遮三瞒四:说话、做事多方掩饰,不爽快。

100、张三李四: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101、倒三颠四: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102、朝三暮四: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103、差三错四:颠倒错乱。形容差错很多或虚假不实。

104、不三不四:指不正派,也指不像样子。

105、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相关推荐

【包含有数字四的成语235个】相关文章:

包含凤字的成语有哪些02-23

关于数字的成语有哪些09-28

包含追风的四字成语11-15

包含然的成语05-16

包含销魂的成语01-12

包含路人的成语02-23

包含天道的成语02-06

包含车马的成语03-05

包含之交的成语08-21

包含和的成语08-07

Copyright © 2088 我的世界杯_瑞奇马丁世界杯主题曲 - msdc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